另一个吃着饭的食客不屑的哼了一声道:“大王有黄金谷和玛瑙滩两处宝地,没了钱才是天大的怪事。
黄金谷就不说了,你们知道不,魔鬼地玛瑙滩上的火眼现在不喷烟了,只要是个人就能去那里捡拾玛瑙。
等冬歇之后,老子就要去魔鬼地捡玛瑙了,要是不小心找到一块好的,就发财了。”
老张笑道:“魔鬼地是不冒烟了,可是那里已经驻扎军队了,冒烟的时候你还有可能走进去用命换一两块玛瑙,现在,还没过去呢,就会被大军用弩弓射成马蜂窝。”
“你们知道个屁啊,魔鬼地不能去,别的地方还不能去啊,我听说已经有人在魔鬼地十里之外,用马拉耕锄把荒原锄了一遍,找到不好好玛瑙,现在发了……”
谁有钱都比不上大王有钱。
这在哈密国已经形成共识了。
别人有钱只会给自己用,只有大王有钱了,一旦遇到过不去的灾荒,大王就会从王库里拿出钱粮来补贴百姓。
清香城如今变成了铁心源的改革示范点,任何国策想要在全国施行,总会现在清香城示范一遍,示范三两年之后才会向全国推广。
欧阳修是极度不赞成什么改革的,他觉得铁心源是在给哈密国添乱。
摊丁入亩这种事情,没有任何的必要,哈密国的百姓拥有的田地,本身就是和他自己的名字绑定的,只要有男丁长到十五岁成年了,他就会分到一块十五亩大小的田地,这块田地即便是他的父亲也不能随意售卖,这是口分田。
官绅一体纳税这一条也没有任何的必要,在哈密,大王,太后,皇后的店铺也要交税,这是从立国的时候就形成的规矩,现在也没人反对,只要施行下去就好,没有必要明文规定。
按照规矩施行和明文规定是不同的,前者无声无息有春风化雨的功效,后者一旦规定好了,官绅们的心态就有了很大的变化,认为是受到了冒犯。
在欧阳修看来,把这样的事情明朗化,纯属找事。
有产业的人才能纳税,没产业的就不用纳税,这本来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到了哈密国就有了变化。
主要是清香城和哈密国有非常多的人都被别人雇佣了,他们一年获得的工钱,不比种田少,大部分被雇佣的人收入要比远远超过了种田的收入。
契约在哈密非常的流行,雇工是要签约的,买卖是要签约的,上个船客人都要和船工签约……
契约文书是哈密国文书中最多的文书,以至于官府不得不腾出好大一片禁止火烛的房间来专门储存官府和百姓签订的各种合约。
为了让百姓们知道契约的重要性,哈密国官府把这个事情掰开了揉碎了给百姓们灌输了整整一个冬天。
官府断经济纠纷案子的时候只认合约,没有合约吃亏了就活该,哪怕你有人证也没有用处,一式三份的契约才是官府眼中的证据。
铁心源现在干的事情就是订立契约,这让他非常的头疼,他实在是想不到,西域之地竟然有这么多的王族和遗族,以及大量的豪富。
大宛国什么时候灭亡的,没人清楚地知道,铁心源问大宛国的遗族,结果这群人只能用长长的拖音告诉铁心源是很——很——久以前了,只记得最后一位王族祖宗是把那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