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历史记载

他父亲亦被贬为交趾县令(越南的义安一带)。

之后高宗改元大赦天下,王勃捡回了一条命。

出狱后的王勃,可想其心志有多沉沦。他怀着对父亲的愧疚之情,踏上了省亲之路。

也就是这次省亲之旅,王勃路过南昌,作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王勃到交趾看望了父亲,踏上返乡的船舶,遇到风浪,惊悸溺水而身亡。

……之后,王勃就葬在了越南北部的义安省宜禄县宜春乡,紧靠南海。

再再后来,他的墓地和祠庙,在1972年时被美丽卡的飞机炸毁了,但目前仍存有王勃的雕像。

赵匡胤不知道未来王勃的墓地竟然也这样命途多舛,但他一想到,出生于绛州的王勃最终流落他乡,就觉得凄惨悲凉。

宋征服岭南的南汉政权,封丁琏为静海军节度使、安南都护,暂时对交趾实现了形式上的统治。

此时的交趾虽然与中原疏远,但宋并不承认他是独立地区的,直到宋太祖赵光义之后,交趾才逐渐脱离,变成藩属国。

赵匡胤想想北边的燕云十六州,又想想南边,颇有些焦头烂额。

希望他能活的久一点吧,对他们老赵家的后人,赵匡胤一点也不能放心。

……

汉,刘彻:……

怎么说呢,不愧是汉家后人,偏袒都这样明目张胆。

想到明朝的朱棣竟然用了白登之围这样一个由头,刘彻直接笑出声。

这个明代后人,不错不错,不堕汉家雄风!所谓十世之仇犹可报,都成仇了多报几次也没什么关系的~

这白登之围,汉家几十年一直铭心刻骨,想不到到了一千五百年,还有人念着这个事,这感觉怎么说呢……真是爽死了!!!

怪不得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希望统治能达到万世之久呢,有后人的感觉真是令人心神舒畅!

至于天幕对于开疆拓土的议论……后人说的没毛病,那叫什么侵略,明明就是王者之师,吊民伐罪!

不过,怎么能说汉使就是跑去别国发癫的,都说了,吊民伐罪,吊民伐罪,后人不能想祖宗点好嘛~

好歹也是以文明自诩的,说的那么野蛮,我汉家使者不要面子的……

刘彻轻轻咳嗽一声。

甚至后人还提到了苏武牧羊,苏武?是如今的这个苏武吗,难不成苏武出使竟然发生了什么波折?后人也不细说一下,朕说不定能借着这个由头做些什么……

看到天幕之上,对于侵略和领土扩张的讨论,甚至有的还因此争吵起来,刘彻不置可否。

有些时候,他其实也不是完全认同后世的规则,甚至一些后人的观念他都会觉得疑惑和可笑。

小主,

毕竟他还是处在帝制时代,甚至帝制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非常先进的,从小所受的教导,让他看待后世某些东西时,处于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有点意思,但要想让大汉也这样,就有点异想天开了。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代沟”吧。

若不是天幕,哪怕知道中原之外还有匈奴,还有胡族,但天下竟然这样之大,大到出乎意料,无法想象,有不同肤色发色的人种……而大汉,也并不是天下唯一。

如今与后世隔了几千年,时局也完全不同。

昔日秦朝嬴政统一六国,吞并了当时已知的所有文明。

那些蛮族不通教化,根本不在他认可的范围内,而嬴政,是把当时知道的所有“文明”统一,所以为什么中原说南蛮北夷东狄西戎,因为这里的人认为自己是天下中心,是世界唯一的文明了。

秦朝湮灭的太快,江山落到汉家手中,而身为皇帝,刘彻非常清醒。

大汉,也必须是世界里唯一的文明。

他要驱散所有潜在威胁。

刘彻可以容忍,对投诚的匈奴以利诱之,甚至对于归顺的异族人也善待大方。如果足够优秀足够忠诚,不管你是什么人,甚至都可以做到皇帝心腹。

可是融合,从来不可能都是和平静谧的,它是狂风暴雨,摘胆剜心。

就算你愿意和平,你问过敌人的意见吗,不有所动作,只会让敌人有机可乘。

刘彻不想让大汉长痛,所以不如短痛。

既然得了“武帝”这样一个谥号,就得对得起这个“武”字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