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用呢,安史之乱,一切都结束了)
(假设恒罗斯之战后,玄宗把安禄山扔西域去[狗头])
(我感觉要不是安史之乱高仙芝还想打回去)
(高仙芝封常清杀出重围回去就整备兵马准备回去找场子,结果安史之乱连人带兵调回长安了)
(安西都护府准备找场子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安西军内调,从此西域断绝近千年)
……
李世民皱眉,之前天幕屡次提及大食,不过吐蕃如今才是唐的心腹之患,他便先派使者出去探一探究竟。
使者传递消息也需要时间,事有轻重缓急,天幕出现后,政务日益增多,李世民也无法事事关心。
没想到这阿拉伯帝国竟变得这般强大,横跨欧亚非?
不过大唐也不遑多让,并不弱于下风。
要不是安史之乱……李世民拳头硬了。
哪怕王朝兴亡在所难免,他也不想大唐亡的太难看。
后人都说了,这不只是唐朝的转折点,甚至是历史的转折点,华夏的心态和地位都有了变化。
后世这种观点实在让李世民心中难安。
想想五胡乱华,中原内乱,周围必定会趁机捣乱,这些都还是王朝末年的景象。
可大唐,为何在盛世还能掀起这样大的动荡。
归根结底,除了李隆基,是不是还有其他错漏?
小主,
是哪些政策不妥当了吗?
藩镇权力过大,李世民时期还没有节度使这个官职。
他的府兵制原则是不兼统,不久任。
将军领兵打仗回朝廷,士兵打完仗解甲归田。
节度使是李治武则天时期才出现的。
但李世民对于这个制度也能理解,疆域太大,又不似后世发达,若不设节度使,对于边缘地带又该如何管辖。
或许后面的皇帝不懂制衡,权力给的太过了?
还是丢失了民心?
李世民已经在命官员努力安抚河北地带的民心了,但仅仅这样就够了吗?
李世民是个肯听劝的人,哪怕劝谏说的难听,他再不爽也会忍着听一听,特别是这样的国之大事。
虽然有叛军,但也有心向大唐之人。天幕已经提到过很多忠臣良将了,每每想起他们的坚守和结局,李世民都难掩心酸。
这样对比下,显得大唐太不是个东西了。
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导致这样的结果呢……
看到这个高仙芝封常青,他心中升起一丝希冀。
这也是大唐的良将,后人对他们还算维护,这两人总能得到善终了吧!
那句忠臣总是不得善终实在是刺的他寝食难安,全天下都在看着呢,再这样下去他如何面对朝臣和百姓。
……
明,朱棣看着天幕上的阿拉伯帝国,若有所思。
他周围全是翻阅典籍的官员,一旦他想看什么内容,周围人就会递上相关史书。
天幕说的这个战役是唐与阿拉伯的第六次交战,2万唐军辖1万番兵翻雪山过草地千里奔袭,境外作战。
在怛罗斯与20万大食军队大战五日,不分胜负。
之后1万番兵忽然临阵叛变,导致战败,此战唐军几乎全军覆没。
不过大食军队也不乐观。战死7万,损伤近10万,失去追击战斗力。
战后,唐朝的边境线并没有太大变化,直到安史之乱发生,大唐陷于内乱,抽兵出中亚,唐在葱岭以西的军事存在才从此结束。
不过葱岭以东的数千安西四镇唐军,孤军坚守了西域四十年。
看到这些,朱棣也不免动容,他是在马背上打打杀杀过来的,对于武将很有共情之感。
他看着侍卫递上来的史书,想到安史之乱与这些将领的结局,摇头叹气。
接着,又听到天幕说的“武力扩张并用文化统治的大中-国化进程结束”。
他的叹息卡在喉咙里,发不出来了。
为何结束了,元宋他可以理解,难道大明做不到这样吗。
我泱泱大明,竟比不过汉唐?
朱棣想起之前天幕提到的世界两级。
汉与罗马,唐与大食,明与奥斯曼。
其他地区也在发展,若是止步不前,就会被丢在身后。
这个奥斯曼如今发展到什么地步了,为何大明一朝,始终达不到唐朝的巅峰?
是对外政策还是对内政策的失误吗。
朱棣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