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佑帝又对元盛井道:“此事也是你提出来的,你就得负责协助兵部尚书。”
元盛井:……
有种想要给自己一巴掌的冲动,怎么办?
他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这是他自己选的皇帝,自己选的……
等将自己安慰好后,才拱手应声:“是。”
元盛井提出的武举,有人对此开心,就有人不爽。
开心的自然是武将们,今日被罢黜的武将人数之多,原本在将这些蛀虫挑拣出来时,他们也是开心的。
但随着武将队伍几乎去了大半,他们也不禁感到空落落的惆怅。
幸好元盛井又提出了武举的建议,让他们看到了武将的未来,才心安了不少。
不爽的自然就是文官,自古文官就对武将百般看不惯。
在文臣心里,什么苦都比不上他们十年寒窗苦读的苦,又是经过层层科考后,才能被授予最低等的官身,想要真正迈入朝堂,那也得兢兢业业地从最末等的官员,一点点爬上来。
而武将,却只因有那‘一点点’的战功,就能一跃迈入朝堂,与他们平起平坐。
因此,文官不论怎么看,都看那些武将不顺眼。
原以为这次挑拨,成功重创了武将团体。
却不想,峰回路转间,安佑帝竟然起了给他们开武举的念头。
真是……气煞人也!
完全不考虑,若是没有那些出生入死的武将,他们哪来的太平日子,能够十年寒窗苦读。
可不管那些文官如何不满,安佑帝觉得元盛井说得没错,不管是人还是国家,若是一味地重文轻武,后果便是会被人欺凌。
就像那鞑靼,明明他们大安更富饶,他们却只敢捏软柿子,去攻打也并不富裕的胡国。
不就是因为北境边关,有元盛柠率兵镇守么?
所以,能够文武双全,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