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武磊打门!
打中了立柱!”
……
中场休息的时候,魏长缨简单说了一下他如何让年轻球员踢上球的好办法。
“其实办法并没有那么复杂,简言之就是五个字——卫星俱乐部。
在中国这种高级俱乐部和低级俱乐部之间合作的模式几乎没有,而且还属于一个禁区。”
禁区?张建民一怔。
“之前出过实德系,又搞出了一个G7逼宫,足协要求俱乐部之间要做严格的切割。后来大家好像都对这种卫星俱乐部的形式不太感兴趣了。”
“这就回到刚才小魏提到的问题了,大俱乐部宁可自己多花点钱,也不愿意让人才流动。”
张建民恍然。原来如此。“你继续说……”
“我先说说卫星俱乐部的好处。首先是锻炼年轻球员,获得比赛经验。
其次是增加低级别联赛的观赏性。
第三是能够拓展市场,提升自己在区域内的影响力。
对于低级别的球队好处就更多了。可以获得一些资金的援助,可以获得更高水平的技战术帮助,可以获得高水平的球员。
但上面说的这些,光顺其自然是没有用的,需要我们在政策上助推一把。
这个政策正好跟我们的小中超计划可以联动,进一步解决年轻球员缺乏比赛的问题。
吴笛和丁兆成点头,魏长缨的想法其实并不算新颖,但为什么没人做呢?
不是因为没想到,而是能想到这个点子的人缺少系统性的规划。即便有了系统性规划又缺人缺钱执行不下去。
如果没有小中超的开展,卫星俱乐部只能围绕中乙球队来搞。
中乙球队数量本来就少,而且俱乐部本身就是各个地方足协的青训,做卫星俱乐部的意义不大,青年球员也分流不下去。
有了小中超,才有可能把人分下去。现在小中超的业余球队有100余支,每个球队分3个人,就是三百人,消化鲁能足校三个年龄段的球员不成问题。
卫星俱乐部比之前的球员选秀又更进了一层。选秀只是权宜之计,不是长久的玩法。而且球员选秀是要花钱的,卫星俱乐部弄球员不花钱,还能赚点钱。低级别球队自然开心。
高级别俱乐部开不开心就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了。
这时候就是政策手段出场的时候了。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这句话大家的耳朵里都听出茧子来了。足协的政策就是在足球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调控。
“这个落地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今年肯定来不及了。而且小中超也没有稳定下来。明年吧。不过可以提前放出风去,有卫星俱乐部的可以给点优惠政策。”
“韩国U23的政策感觉不错啊,为什么不照抄一下?反而没有推行卫星俱乐部那么多麻烦。”
“领导,我是这么考虑的。U23政策没有好还是不好,只有有用还是没用,还有用心没用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制定一个全是漏洞的U23政策还不如不制定。大家都是以成绩为先。成绩可不会陪着你演戏。
中韩两国的面积,俱乐部数量是不同的。我们没必要都拿来用,而且我觉得也不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