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镇。
王守仁作为宣大总督,正在召开有关在猫儿庄和威宁海修建城池的会议。
猫儿庄修建城池,是一早便决定的事情,而且已在付诸实施,而威宁海造城则完全是因达延汗提出让大明把东西河套之地赐封给他,大明做出的应对。
“……王制台,若是从宣府、大同等处派遣役丁,筹措钱粮,一次要造出两座城塞,还都是在草原道路运送不便的地方,只怕难以成事。如今正是寒冬,是否该跟朝廷提出,让朝廷调拨二十万两帑币用以修造城池?”
大同游击将军胡圭以当地人的身份,提出困难。
一旁的大同总兵官,襄城伯李鄌道:“就算给调个二十万两白银,怕也修不成什么大城,现在猫儿庄的城池就没法收尾,横竖不过才二里多远,除了能驻军之外,还有什么别的用处?”
对修造一座城池来说,二十万两都不够用。
这还单纯只是修造了城墙、城楼、城门等防御工事,甚至连役夫都是本地征调,等于说人工不花钱,甚至连口粮什么的都让力夫自带。
即便如此,连一座猫儿庄都修不好,更别说是威宁海。
王守仁打仗是一把好手,但让他来跟朝中大臣周旋,尤其还要兼顾民生……从王守仁的角度来说,这题目有点复杂。
打仗可以靠一腔热血,可要治理一方之民,光有热血可不行,处处都要钱,恰恰这是西北所缺少的。
……
……
军事会议结束之后。
王守仁当即给朱祐樘写了一份上奏,提到了威宁海修造城池的不方便……
“……距离大明边关路远,且沿途并无休息和补给之处,猫儿庄修城靡费已经甚大,若再考虑威宁海造城,只会令宣大一线的民生凋敝,且偏头关等关隘还需要派遣更多的人去修缮和加固……”
一套困难写下来,王守仁却并没有署名。
他也是意识到,若就这么上奏,皇帝和朝堂上下对自己的信任,只怕也会大打折扣。
“王制台,不知卑职可否进内?”外面传来李鄌的声音。
“进来。”
王守仁这次来西北,连家眷都没带,平时吃住近乎都跟将士在一起,也是从来不端着架子,这也让他迅速赢得军中上下的好感。
李鄌走进来,没有往王守仁的案桌前靠近,抱拳道:“王制台,听说鞑靼诸多的部族,都想跟大明之间完成通商,如今猫儿庄城池尚未修造完毕,若是以猫儿庄来跟鞑靼人贸易,您看是否可行呢?”
王守仁道:“这必定会令诸多的鞑靼细作,混进猫儿庄。”
李鄌道:“这不是折中之法吗?大同各处煤矿开得如火如荼,但听说都被朝廷和蔡国公给调用了,没有给咱大同留下修造城池所用……甚至连海宁卫的新盐场所得,兑换盐引,所用的都是三边的盐引……您光占了个威名,用兵之上还是多有掣肘啊。”
王守仁沉默不言。
正说着,王守仁的家仆在门口出现,但在看到王守仁于厅堂内会客时,家仆很识趣让到一边。
“我会考虑这件事的。”王守仁道,“就算西北要重开边市,也要朝廷的准允。即便从猫儿庄开边市,一年靠边市收成也不足两万两,要修造城塞等仍旧不足……我仍旧会跟陛下提出,只完善猫儿庄一处的城池,威宁海多以派兵巡防为主。”
没有那么大的脑袋,就别戴那么高的帽子。
王守仁深切领会到这一点,所以他只能是尽自己的能力去提请,光嘴上说要造城,结果只造个弹丸大小的城池,鞑靼人来了甚至不能作为堡垒要塞驻守,那还不如不修。
……
……
李鄌离开之后,王家的家仆进来。
“老爷从京城来信了。”家仆很激动。
王守仁到西北之后,王华对于儿子近乎是“不管不问”,最近王家家仆也能感觉到自家少爷为柴米油盐的事发愁,现在王华这个王家曾经最牛逼的人终于向儿子抛来橄榄枝,会让王家人觉得,这是父子齐心其利断金。
王守仁对王华的来信,却并没有那么期待。